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復:馬尼拉中部的文化遺產保存工作的啟示

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復:馬尼拉中部的文化遺產保存工作的啟示


哥達德萊克大樓(Gota de Leche building)毫無疑問是一座國家級地標,是菲律賓建築史上不可替代的標誌。

大樓修復之後,國家歷史協會即為它設立了第二個歷史紀念碑,以表彰其建築上的卓越成就。而大樓的第一個紀念碑是表揚「嬰孩保護協會」(La Proteccion de la Infancia) 的開拓性和歷史性的工作,因大樓是由協會所建成的。

馬尼拉中部的「大學地帶」是大型私立大學的集中地,亦是市區重建的起點,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繕工程對該社區的重建有重要意義。該區的改造,開始於遠東大學重修校園內建於1930至1949年間具有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的建築。漸漸地,區內類似的歷史建築相繼被修復和再使用,這些文物遺產的更新,使該區重拾古樸風味,為馬尼拉帶來了本不可能出現的人性化生活,亦在馬尼拉意識中注入早已消失的那份驕傲。

還有,由於地方當局並不支持文化遺產保存,哥達德萊克大樓的成功修復更顯示私人力量在文物保護方面的勝利。

今天,修復後的哥達德萊克大樓就位於大廈林立的S H羅育拉大街(S H Loyola)上唯一一片小草坪的背後,街道上車水馬龍,當交通擠塞時,車內乘客都會把目光投放在這片細小的草地上,懷緬昔日大街仍稱為拉蒙托大街(Calle Lepanto)時的模樣。

哥達德萊克大樓成功地向馬尼拉人展示了古舊建築仍可運作;亦仍然非常適合現代生活使用。從哥達德萊克大樓和遠東大學校園的修復,可以看到及欣賞到在「大學地帶」剛萌芽的社區更新的景象,這或許可以引起馬尼拉其他舊區的更新。

這個修繕項目的指引很簡單,業權人只要求建築物修復後可繼續作為他們的慈善活動場所,多餘的空間就用來出租。

自1917年建築物落成後,業權人「嬰孩保護協會」就一直使用這座建築,進行名為「點滴牛奶」(Gota de Leche)的計劃,為貧困嬰兒及孩童提供免費兒科服務及牛奶。

哥達德萊克大樓佔地3,318平方米(約1,000坪),座落於擁擠的「大學地帶」,即馬尼拉著名的大學區。大樓由阿卡迪歐艾雷蘭多(Arcadio Arellano)於1915年設計,1917年建成;阿卡迪歐艾雷蘭多被尊崇為菲律賓建築之父之一, 哥達德萊克大樓亦是公認為菲律賓建築史上的一個標記。大樓基本上是一座單層建築,座落於馬尼拉其中一個最擁迫的地區之內,現在被毫無特色的中型建築物所包圍。

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復方案只要求將建築物回復原來面貌,但必須拆卸後期加建用作出租的部份,使大樓至大街的視線無阻隔,並使車輛可以直接駛進大樓後面以往用作停車場的地方,這地方是預留作學生文娛中心之用。

業權人對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復有三個目標:

a. 重新喚起公眾關注這歷史悠久、自1907年起一直進行至今的「點滴牛奶」計劃。

b. 保留大樓作照顧和養育嬰孩的地方。

c. 作為首個國家婦女權利中心。

此外,業權人還要求建築修復後有以下功能:

d. 「點滴牛奶」及「婦女權利基金」(Kababaihan Laban Sa Karahasan Foundation)共同使用哥達德萊克大樓。

e. 地面的寬闊接待區用作「婦女權利基金」的展覽和會議之用,但亦開放給社區使用。

f. 在接待區的上層,即昔日的會議室則改作展覽廳,展出「點滴牛奶」計劃的歷史。

g. 建築物修復至原貌:清除後加的結構,回復昔日已廢棄的前園景觀。

現在的哥達德萊克大樓與它的歷史背景相互交纏,大樓由「嬰孩保護協會」擁有,協會是由一群傑出的政府衛生和勞工官員於1907年成立的慈善團體,當時菲律賓仍是美國的殖民地。「嬰孩保護協會」是亞洲首個提供幼兒照料和免費牛奶的機構。國家歷史協會於1977年10月在建築物上安裝的紀念碑,展示了「嬰孩保護協會」在菲律賓歷史上的重要性。

1917年落成的大樓,是為了「嬰孩保護協會」推行「點滴牛奶」計劃的慈善工作而建造。大樓由阿卡迪洛艾雷蘭多設計,他是美國殖民時期的第一代菲律賓建築師,被尊崇為菲律賓建築專業的始祖,他創辦了可能是菲律賓首間的建築和測量事務所,也是總督塔夫特(Taft)於1901年聘用的首批建築顧問之一。阿卡迪洛艾雷蘭參考了佛羅倫斯的一座名茵若善提孤兒院(Qspedale degli Innocenti)而設計哥達德萊克大樓,該座孤兒院是由建築師布魯諾拉琪(Brunelleschi)於1421年設計和建造。

阿卡迪洛艾雷蘭的其他作品,包括與他的兄弟共同設計的作品有:立法大樓(現今國家博物館)、馬尼拉郵局、大都會劇院、菲律賓大學、分佈於菲律賓各地的省級議會大樓等。不少阿卡迪洛艾雷蘭的豐富建築遺產都在第二次大戰期間被破壞,亦有很多於1946至1960年戰後重建時被拆卸,現在碩果僅存的作品,也受到市場主導的發展壓力和缺乏法令保護的嚴重威協。

哥達德箂克大樓位於擁擠的馬尼拉中部的「大學地帶」,是菲律賓主要大學學府所在地,由於這地區已不能應付數以萬計學生的發展需求,發展壓力相當大,分區規劃實際上已名存實亡,沒有國家級或地方級的保護法例可以保護類似哥達德萊克大樓的文化遺產。哥達德萊克大樓由於佔地廣闊,達3,318平方米(約1,000坪),亦未被充分利用,而且又位於馬尼拉地價高昂及開放空間非常有限的地段,自然成為發展商的目標。「嬰孩保護協會」已不斷抗拒發展。

保護方案於16個月內完成,當中包括全面研究和記錄建築,準備建築圖則和施工。建築物的總面積是377平方米(約120坪),由於大部份的建築材料和手工藝技術在今天仍然沿用,因此,在修復中使用的技術和材料都能配合原本樣式。工程的總承包商是一位熟練的木匠,曾經與項目建築師一同參與不少修復工程,所以他不僅具備超卓的修繕技術,還清楚明白真確性的意義和要求,他是維修隊伍的傑出領導者。

建造方法和材料:

建築物原來是以混凝土作結構和外牆,木材作地面和屋頂,鍍鋅鐵皮鋪砌屋頂。建築物奇蹟地沒有受到二次大戰破壞,因此整座建築物在修復時是完整無缺,基礎與結構系統仍然保存完好。

大多數原來的木門窗仍然保留,因此不需復修。窗戶由凱皮斯貝殼(kapis shells即Placuna placenta)造成的格子所覆蓋,是典型的菲律賓窗戶形式。由於木材和凱皮斯貝殼短乏,馬尼拉已沒有這類窗戶,而需要從馬尼拉東南部的阿爾貝省(Albay Province)複製過來,那地方仍保留著這個傳統技術和材料。

1950年代由於安裝空調而將房間的天花板降低,在拆除後加的天花後,原來的木製天花板重現,狀況仍然完好。因此第一樓層的所有天花板、灰塑、雕刻、外露樑架及其他木工構件均是原件。

項目建築師攜手與鐵匠使用傳統技術去修葺和更換缺失及損壞的鐵柵,參考建築物內仍然留存的鐵柵,並重新使用已失傳的方法,在鋼條上鉗上圓環和鉚釘,同時亦為鐵柵製造鉛製裝飾鑄件。

最低層的磚瓦地面,全部用跟原地磚一式一樣及由同一廠商生產的地磚替換。

牆身和天花板的上彩和修繕由莉莉安梅娜芬女士(Ms . Liliane Mahanan)負責,她曾經培訓過一隊善長於傳統牆身作修飾工藝的油漆隊伍。

修繕工程中有一些項目需要對建築物作出改變,最主要的改變是拆卸所有增建用來出租給鄰近大學作教室的部份,拆除增建部份後回復了哥達德萊克大樓的原來設計和面貌。

第二個改變是將最低層的夾樓層更換,改成只佔原來樓層一半空間的夾樓層。為了保存建築物的真確性,夾樓層的結構獨立於原來的結構。修復工程並沒有改變建築的原來用途,仍然保留它原本建造的用途。

從修復計劃中學習到最重要的課題是文物建築物應該再循環使用,它們還合符現代使用的需求。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繕就技術上來說並不是活化再利用,它是將一座文物建築修復,給原業權人作原來的用途,還為社區提供開放空間。由於建物對外開放,使馬尼拉市民更加意識到馬尼拉的文化遺產逐漸消逝,其實,這些遺產是可以再使用及切合現代用途的。馬拉尼大部份經修繕後再使用的建築都是不對外開放的,哥達德萊克大樓則是極少數對外開放的歷史建築。

這項小型修繕計劃為馬尼拉和菲律賓的文化遺產保存運動帶來高度關注和影響,現時在國家或地方層面並沒有特殊法例保護這些文化遺產,在「國家建築物規則」中亦沒有規範這類性質的工程,也沒有經濟誘因去吸引文物保存,因此整個修繕的經費都是由「嬰孩保護協會」負責。

計劃並不期望政府補助未來維修費用,「點滴牛奶」計劃的捐款可提供適度的維修基金,其他資金則來自出租辦公地方給「婦女權利基金」和出租大樓後面的新建築物作學生及社區用途的收益。這修繕項目絕對是一個私人機構提供利益給地方社區的項目。

「點滴牛奶」計劃是服務社區,當診所開放提供兒科照顧和餵食服務,大樓的大門就會開啟,讓計劃的使用者分流入內。「婦女權利基金」的大門則經常開放,為區內婦女提供輔導服務,他們還提供以社區為服務對象的訓練研習班及其他公共活動。透過這兩個基金會提供的服務,社區人士有很多機會進入這座大樓。

修復後的哥達德萊克大樓已確立為區內婦女和孩童的社區中心。

大樓周遭的環境反映了馬尼拉市正日漸老化,哥達德萊克大樓以前亦如鄰近建築般殘破,但修復後卻煥然一新,再造的前園成為擁擠和污染的S H 羅育拉大街上唯一一片綠色空地。連同旁邊的遠東大學已修復的建於1935 – 1955年具裝飾藝術風格的校園建築,修繕後的哥達德萊克大樓證明良好的修復計劃是改善馬尼拉生活素質的重要方法之一。

希望這計劃能成為在馬尼拉甚至國內其他地方的歷史建築修復和再使用的典範,並且顯示出建築物的再使用可以為社區活動提供更多空間,這類空間在現時的鄰舍範圍內並不存在。

文化遺產在馬尼拉(甚至菲律賓)並不是重點或公眾關注的焦點,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繕是史無前例的,項目純粹是由於私人基金會意識到它的文化價值,於是決定修繕,以延續自1917年起從沒有間斷的慈善工作。

這計劃最重要的是它帶出來的訊息,向反對保存文化遺產的馬尼拉當局和人士證明,歷史建築對現代馬尼拉人的生活是有價值的,可應用和可符合現代生活的要求的。

哥達德萊克大樓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因為它既體現了「點滴牛奶」計劃從1907年開始已進行的服務;而本地建築界對這建築物亦推崇備致,公認為屬於國家級建築。

哥達德萊克大樓的修復計劃顯示了文化遺產的可造性:修復後的大樓部份空間出租給「婦女權利基金」,部份就出租作為社區和學生設施以賺取額外收入。

哥達德萊克大樓也展示了文物建築適用於現代生活方式,公共空間可以作為社區之用(會議室、展覽空間),加上計劃中為學生提供的服務空間(餐廳、互聯網咖啡廳等),以及建築物後部的手球場改建為小型劇院,以發掘有天份的人才並加以培養。

試想想當馬尼拉的學生可透過參與活動而親身體驗一座文物建築時,修復後的哥達德萊克大樓便會漸漸地在「大學地帶」的學生腦海之中留下印象。這可以證明文化遺產並不是奧妙精深的學術概念,而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哥達德萊克大樓修復計劃為文化遺產帶來生命,在逐漸老化的馬尼拉中,許多文化遺產都因“發展”而慣性地被拆卸,哥達德萊克大樓卻成功把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中,實屬非常罕有的例子。

哥達德萊克大樓於1917年建成,當時菲律賓仍然處於美國殖民時代,建築師阿卡迪歐艾雷蘭多被視為菲律賓建築界早期的明燈。這座小型建築卓越之處不僅在於它對菲律賓建築歷史上的貢獻,亦同時因為「點滴牛奶」計劃在此大樓中實現從沒間斷的人道使命,至今大樓仍繼續其原有功能,為貧苦兒童提供兒科義診和牛奶。大樓位於市區最擁擠的地區之一,修復後部份開放給公眾作社區中心使用,在這個慣性為發展而拆卸古蹟的城市中,哥達德萊克大樓這例子卻清楚表明:文化遺產不但可符合現代生活的需求,更可以互相配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予哥達德萊克大樓的嘉獎辭

哥達德萊克大樓(Gota de Leche building)由阿卡迪歐艾雷蘭多(Arcadio Arellano)於1915 – 1917年設計及建造,是菲律賓美國殖民時期的最早期建築物之一;也公認是菲律賓建築歷史的重要地標之一。哥達德萊克大樓是菲律賓建築祖師阿卡迪歐艾雷蘭現存的少數作品之一,建築的設計靈感源自倫羅倫斯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座建築精品,由建築師布魯諾拉琪(Brunelleschi)於1421年設計的茵若善提孤兒院(Qspedale degli Innocenti)。哥達德萊克大樓自從1917年開始使用以來,從未間斷履行它的人道使命。大樓由建築師奧圭斯托 維拉倫(Augusto Fabella Villalon)於2002年修復,結構工程由Jainab Tajil-Atillero負責,文物修復則由莉莉安梅娜芬女士(Ms . Liliane Rejante Mahanan)負責,景觀修復則由景觀建築師Anide Leon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