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大龍峒保安宮【民俗無形文化資產】學術研討會報名
【民俗無形文化資產】學術研討會報名簡章
壹、會議宗旨:台北保安宮為發展台灣道教與民間宗教信仰之研究,藉由舉辦「民俗無形文化資產」學術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進行
學術報告,將研究論文彙集成冊,提供學界及社會各界參考研究。
貳、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 / 財團法人保生文教基金會 / 大道書院
參、內容:
一、研討會議題如下:(暫定)
發表人 |
現任職稱 |
講 題 |
黃季平 |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兼原住民中心主任 |
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計畫與C類補助--賽夏族paSta'ay(矮靈祭)的案例 |
林茂賢 |
臺灣歌仔戲推廣基金會董事長、文化部無形文化資產中央審議委員、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 |
白沙屯媽祖進香 |
羅烈師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系副教授 |
褒忠亭義民節祭典傳習人才養成的幾點觀察 |
徐雨村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副教授 |
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策略:以重要民俗「雲林六房媽過爐」為例 |
林義安 |
高雄市內門國小總務主任 |
行佇月球頂的《羅漢門迎佛祖》--內門文化資產 |
簡史朗 |
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
「邵族Tungkariri Lus'an祖靈祭」的文化資產意義及保存維護狀況 |
林承緯 |
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院長、傳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部重要民俗審議委員 |
重要民俗北港進香所見進香文化及其場域的文資價值 |
二、地點:大龍峒保安宮(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61號)後棟一樓雲衷廳
三、時間:2025年10月26日(星期日)上午8:30至下午5:30
四、費用:完全免費。
五、參加人數:預定120人(暫定)
肆、參加對象:宗教系所學者專家、宮廟執事、縣市政府民政局宗教業務承辦人及有興趣之民眾。
伍、報名時間:114年9月15日至9月28日前(額滿為止),採線上方式報名。
請至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官網之線上服務「學術研討會」填寫報名表。
洽詢電話:(02)2595-1676
凡報名者本宮將進行審核決定是否錄取,錄取者將於10月15日另以EMAIL通知。